第(3/3)页 胡思汗不是贫民转化的饥民,而是潼关收税的官吏,见过各色人物,心思活泛,利用饥民造反,心存投机久矣! 所以,胡思汗在联络造反饥民的时候,早就摸准了这些人所求和脾气、爱好,只是投其所好,话说得很软很舒服,很快就捏和一撮造反饥民人马,打得轰轰烈烈…… 石牛屡败屡战,在险峻的秦岭余脉、黄土沟壑、高山深谷之间转战徘徊,打得很高调,败得也很高调,命令侦察兵不要惊动敌人的暗探,只管进行打一会儿换一个地方…… 这样消息就传开了,各路造反饥民也都吃了定心丸,觉得大汉军也就那样,一个胡思汗打来打去,倒是实力越来越强了,没什么好怕的,原本打算解散反贼队伍的造反饥民,现在觉得自己稳如泰山了,有的甚至对大汉商队的护商队发动攻击,准备抢商队运往各郡县的救灾粮食! 当然,这无异于蜉蝣撼大树,大汉护商队岂能是一般蟊贼能撼动的……要真是谁都能咬一口,大汉商队在前些年早已经被曹操和孙权的正规军连皮带骨吞下去了…… 当然,这么做了的反贼,也渐渐明白小股势力不成事的道理,正好胡思汗派往各地的使者络绎不绝,在胡思汗巧舌如簧甜言蜜语之下,很快又有许多造反饥民加入了胡思汗的潼关反贼队伍…… 胡思汗也没想到,这打来打去,自己的队伍逐渐发展到七八万人!这是个措手不及的事情,当然也是极大的好消息啊,这是要成事的预兆啊…… 胡思汗也是个厉害人物,他斗争的手段十分高明,威逼利诱、权谋打压,从小到大,吃掉了好些造反饥民,吞并了人家的队伍、粮食和其他物资,逐渐拥有了直接指挥的队伍七八万,渐渐的各路造反饥民已经开始对胡思汗称臣…… 胡思汗终于开始张狂起来,手下也真的笼络了几个懂得打仗的人,开始主动寻找石牛的队伍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