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明皇声中带着几分冷意,“可是在今日?” 杨谌以头抢地,“陛下恕罪,恕罪啊。” 明皇听罢,回头直接将身后那顶放着几卷奏折的玉桌掀翻,两眼如喷薄出的火焰,杀气腾腾,咬牙切齿喝道:“一个称病不出的,还有知情不报的,朕还是皇上吗?” 这一声大骂恰如头顶霹雳,吓得群臣肝胆聚散,纷纷跪地高呼,“陛下恕罪。” 明皇指着台下一个个埋着的脑袋,胸口极闷,呼吸都没跟上,“今日你们能蒙着朕,明日同样能!” “陛下切勿伤了龙体,李相这几日病情加重,出事后已然以圣上之命,调动李光州,郭奉仪两位大将前去平叛,时间紧张,才未能及时上报啊。” 一位垂暮之年即将归乡的老者谏言,他多年前就是李若甫手下的门客了。 明皇猛地坐到龙椅之上,“朕给他兵符,不是让他这么用的,退朝后陈老统领领着御林军给朕把半边调兵虎符取回来!” 杨谌正暗自窃喜时,那老家伙又再度开口劝诫。 “陛下素来任能,李若甫为相多年,借助您的青睐才得以一展才华,君臣之间最忌的就是相互猜忌啊,陛下您仔细想想,这几年来,若不是您有胆识放权于他,天下如何太平啊。” 一席话倒是说到明皇心里去了,被最信任的臣子无视,于那位君王不会大发雷霆。 管仲相桓公,霸诸侯,匡天下,自己当初拜李若甫为相,亦是想效仿,这样在他突发恶疾时非但不前去探望,还要收回兵符,岂不是正好使得君臣离心吗? 用人不疑,这番举措会让自己明君之姿落下不实。 “既然如此,那此事暂缓吧,退朝后朕亲自去探望李相,待他痊愈后再议兵符一事。” “陛下声名。” 明皇又问道:“那此事交予李相处理,西域都护府拔营前推一事进展如何?” 杨谌抢在前头说道:“陛下安心,鱼恩唐身经百战,继高老将军卸甲归田后他乃是我朝第一的老将,俱传来的消息,休整三日后,大军即可挺进大漠,前往西域,同大食一决高下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