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卷 风起雁门 第一百四十九章 山下旧人-《此间一念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不知何处,一位着整洁素衣的中旬男子,将马牵到一棵树下系上,徒步上山,嗅着染着尘味略腥的山间气,提着两壶小酒。

    循着熟悉的崖边小路,跨过潺潺溪流,拨开头顶探过来的树枝,履鞋上沾满了泥,衣袖间沉淀着露珠, 来到了一处不知名之处。

    几处胡乱生长的杂草,一旁的树歪歪扭扭,树杈如迸射出来似地肆意伸张,悄无声息地爆发了惊人的成长力。

    男子挽起衣袖,掰开了那些碍眼的树杈子,方才瞧见了一座不知名的墓。

    刻在石碑之上的,不过寥寥几字,却如日光消融冰雪逐渐敲碎男子心中尘封的往事,瞳孔亦如炉中的火星溅射而出。

    他两唇间好似含了薄冰,话语之中如再见阔别已久之人,微微颤道:“老师,我来了......”

    这一年距离那场巨变已过二十八载,世事难料,那样烽火遍地,山河将倾之时,祸事如潮水,来无征兆,去而不回。

    根本没有给人挽回的机会。

    他的授业尊师一生清廉,不负国,负重前行。

    喜帝初登时大力削弱各地藩镇,宗室亲族亦不放过。

    当时之势,将军在前浴血,小人在后媚舞,乌云蔽日,朝廷中尽是污浊。

    北境之外更是有塞北虎视眈眈,可谓是内外交困。

    所谓在其位者尽其责,老师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书生出生,心中不平,为社稷顶着满朝的重压保下了北境雁门军唯一的兵权。

    喜帝昏庸,一心想将天下之权拿捏于手中,为此不惜屠杀宗族与肱骨之臣,眼中更容不下任何忤逆之事。

    待到明皇做好万全准备起兵之时,家师被扣押在巍巍宫墙之下,当着在场文武百官的面,血溅当场。

    那样混乱的世道,谁都留不住谁,亲人,爱人,友人,皆不过一朝一夕见都可能阴阳两隔。

    男子回忆往事,将酒壶拨开,覆手洒下,一泓泛着银斑的清泉恣意如瀑布落到地上,醇厚的香气混着泥味融到一起。
    第(2/3)页